给宝妈的灵性建议

母亲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挑战的工作,相应的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。有太多的文章讲解如何照顾宝宝,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照顾好宝妈。有哪个宝妈会不想把最好的爱提供给自己宝宝的?所以这篇文章是写给所有宝妈的,跟宝宝无关。你值得最好的爱。

我们正处于生存转向生活的时代

这是所有人类面临的挑战,旧有的模式满足不了新生代的需求。养育生命,也是养育人类的未来。回顾历史,其实我们才刚刚走出生存的困境,饥饿、战争、瘟疫这些威胁才刚刚过去,并不遥远,生存受到威胁的恐惧还深深刻印在我们内心,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下一代的成长需求不仅仅是生存,而是需要更多精神上的满足。然而我们的成长过程、教育理念,往往还停留在过去,不能满足下一代对于成长的需要。这不是你的错误或是责任,但确实是很大的挑战。面对这样的挑战,你不是一个人,我们都在摸索中前进,量力而行就够了,不求最好,只求最努力。如果累了,也要允许自己偷懒和耍赖。

你的宝宝,就是你内心小孩的显化

宝宝是父母的一面镜子,映射你内心的缺乏、恐惧、焦虑、未完成的梦想,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宝宝的身上出现。那些你一直没有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,将会显化在宝宝身上。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,直接影响亲子关系,这个过程也是你与自己的内心小孩和解的过程。

你给的就是你能给的最好的

‘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’这句话鞭策着所有的母亲,也制造了巨大的恐慌和焦虑。可以说是本世纪最好的营销广告语了。跳出这句话的框框,你只需要知道,不是每个人都要在跑道上跟别人比谁跑的快的,这个世界还需要铺跑道的人,组织比赛的人,写比赛的记者,拍摄比赛的摄影师,鼓励跑者的啦啦队,给跑者写传记的作家,深入灵魂展现赛事意义的艺术家,观看比赛的观众,以及赛场之外更丰富多彩的世界。选择有无限多种。作为父母的职责不仅在于提供给小孩组好的训练条件,而是要展示给他这许多种的选择,允许他探索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。所以‘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’实际也是‘谁是最好的父母’的一场比赛,是父母要找到自己在这场赛事中的位置。不是所有人都要去跑的,你要给的,是你能给的最好的,而不是在恐慌和焦虑中认为应该给的。

自由选择面临的压力

互联网产生也不过是近50年的事情,信息传播的速度快,信息量巨大,表面上看我们的生活更容易了,想要的资源唾手可得,心中的疑问也可以迅速得到解答。有各种各样的工具、攻略、建议提供给宝妈们‘这个时代做一个妈妈更容易了吧’然而事实却可能正相反,正因为资源来的容易,所以‘你怎么会不知道呢?’事实是,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,太多的答案也让人迎接不暇,不知道该信任哪一个,听谁的。要知道你才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那个人,你的宝宝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生命,他所面临的选择,你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独一无二的,旁人路人他人意见、网络文章,甚至是老师、专家,所能提供的一切都是资源、建议,需不需要、如何利用取决于你。你的宝宝成长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,他所面临的也是一个更加自由、选择更多、机会更多样的世界。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,也有助于在宝宝的成长中,提供给他所需要的工具和建议。

你准备好生小孩了吗?你的家人准备好了吗?

这个问题本应该是生育之前去思考的,但是很多宝妈宝爸和宝宝家人其实没有(机会)真正的深入思考自己是否做好准备了。这些未解的问题会伴随着小孩子的成长不断被激化和显现。如果还没准备好,先要承认这一点,不要害怕显露自己的无助,要学会提要求、学会求助、学会接受别人的帮助,这不是你的无能,而是你的力量。很多问题可能身边的人也没有好的方法和答案,但是要相信你可以获取到你所需要的资源,你所能提供的,就是你能够提供的最好的。

夫妻关系>亲子关系>婆媳关系

家庭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夫妻关系,所有有关养育宝宝的问题、还有婆媳之间的矛盾,实际都反映夫妻关系的问题。

关注自己的需求

你是妈妈,但你也还是那个渴望关爱和照顾的小女孩,这一点不会因为你成为妈妈就改变。你的需求也是宝宝的需求,只有先满足了自己的需求,你才有更多的精力和稳定的情绪照顾宝宝。而你的需求是只有你最清楚,最了解的。所以不要长期超载运行,如果你需要休息和放松,如果你有想做的事情,要学会把自己的需求转化成身边人能领会,能付诸行动帮你去完成的任务,达成你的愿望,而不是憋闷在心理,期望别人可以‘心领神会’。

你依然是你

在宝宝降生以后,你的身份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妈妈,越来越多人关心你的宝宝怎么样,越来越少的人谈论你的需求,你作为妈妈以外的身份。但你依然需要这个世界对你(除了宝妈以外身份)的认同。虽然照顾宝宝会花费你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经历,了解这个过程不仅是宝宝的成长,更是你自己和家人共同的成长。

活在当下,奔向未来。

%d 博主赞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