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id-19 灵性启示

病毒进入人体的过程,很像是一个陌生人进入到一个社群。抽象环境中,也像是一个新的概念产生。从灵性角度去看,灾难一方面是人类、地球或是宇宙整体释放和缓解负面压力的一种方式,另一方面,也是促进我们交流、提升、完善的一种方式。这种‘自然不可抗拒之力’,是宇宙运行自然产生的结果,与其恐慌、焦虑,不如整理好自己的心境,注意力集中在‘我们可以做什么’以及‘我们从中学习到什么’。

当一个陌生人进入我们熟悉的圈子,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防御,不让他进来,会有门卫询问你是来做什么,你来找谁,你不属于我们这个圈子,你为什么要来。免疫系统就起到我们身体的门卫作用,保护我们不受到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。Covid-19很聪明,他来的时候悄无声息,无害,也混过了门卫的层层筛查。当最终被发现时,他已经认识了圈里的大多数人(遗传信息拷贝到人体细胞),这时候门卫说,有人未经过允许进入到我们的圈子了,我们不安全了。这也就是最初开始发病的时候,圈子内产生恐慌,为什么会有陌生人,他来做什么的?到底谁是陌生人?但是门卫没办法一下子找出来,开始攻击一部分带有新特征的人(细胞),试图赶走未知病毒。但是这个时候陌生人已经在圈子里带了有一阵了,也赢得了不少支持者(被感染的细胞),所以门卫说赶他出去的时候,还有不少人跳出来,说如果你要赶他走,我们也一起走算了。

接下来会发生两种情况,一种是,门卫(免疫系统)说,你要留下来可以,但是你不能随便拉帮结伙,你得按着圈里的规矩(不能随便复制病毒),那我就不管你了,你要是复制,咱就开干(发炎)。陌生人可能还会试探一下,我就复制一点儿,免疫系统就来杀,轻微症状,病毒一看打不过,我借一个喷嚏,去下一家了。

另一种情况,门卫(免疫系统)说,凡是被病毒影响的圈内人,格杀勿论。免疫风暴的开端。

所以面对病毒,我们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,陌生人有时候不可怕,可怕的是双方的恐慌。

灾难是释放负面能量的一种方式

愿望会以未知的方式实现 (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. )

‘不想上学/上班,学校(公司)什么时候(因为自然不可抗拒之原因)停课(停工)多好‘

‘没挣多少钱,回家过个年(给压岁钱,买年货,路费)又花光积蓄了,真不想回家’

’一年到头也不知道打电话回家,也不知道回家看看,我要是病了死了小兔崽子才知道关心‘

’我这个身体也不好,白花钱,拖累家里人’

’环境问题很糟糕,就是因为人太多了,人要是少一点就好了‘

’工作太忙了,好想多一点时间陪陪家人孩子‘

……

很多想法存在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是在‘许愿’,许下了愿望也没有想过会实现,实现的时候,也没有想过原来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。病毒爆发是不是这些愿望积聚的结果呢?我们不知道,但是在这样的时期,如果你的愿望有实现的话,是否也可以带着感恩的心绪,看到和关注事件为我们带来的机遇?

工作的压力,环境的压力,人口爆炸、信息爆炸的压力、发展的压力。但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,不可能方方面面想到它为整个人类、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,任何事都有好、坏两方面的影响,当这些影响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像是一个吹到极限的气球,想继续吹气,但又不要气球爆掉,可能需要在气球上扎一个孔,这个孔出现在哪儿,影响到什么人,是我们无法预计和控制的。

‘先自己戴好面罩,再帮助其他乘客’

坐飞机的时候都会听到这段话。紧急状况下,先保证自己的安全,再帮助其他人,不管这个人是你的爱人、小孩、还是陌生人,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呼吸,可能帮别人帮到一半就失去意志,结果没帮到别人,自己也陷入困境。

飞机事故可能是意外,可能是天气原因,可能是驾驶失误,但不管是哪种情况,当下除了做好安全措施,不是追究到底是谁的错的时候,虽然安全措施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获救,但是是唯一最好的决定。所以面对疫情,我们首要的是保护自己的安全,有余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。

每个人都要像一座孤岛

关键时刻要互相帮助、互相依靠、信赖政府、信赖专家,这无可厚非。但在心境和行为上,我们都应该做好自己是一座荒岛的准备。如果政府帮不到每一个人,要怎么办?如果新闻报的信息不是全面的真实?应该如何过滤对自己有用处的信息呢。如果没有人能帮我,我能做什么保护自己。

找到了自己的中心,达成自给自足,在寻求更多的支持时就不会因为没有收到回应而感到愤怒。帮助别人的时候,也能知道自己的限度在哪里。

我们都是一体的

谣言、虚假新闻比病毒传播的还快,还可怕。这些抓住了人们内心痛点的消息,一传十、十传百,可能有的人觉得我赚了几千几万几十万的流量,又多了多少人关注我。但是你没想过你这一篇文章激发的恐惧和慌乱,集合起来又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?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,都联系着整个地球,全体人类,你有多大的力量煽动负面影响,也有多大的力量可以提供正面支持。无论怎么选,你也是其中一员,结果我们都要共同承担。

每个人也应该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。没有必要的恐慌、焦虑,是虚假新闻、信息滋生的土壤。你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心绪,你的恐慌也会把周围的人拉下水。

你是自己情绪的负责人,你是自己行动的负责人。

谈论,是战胜恐惧的第一步

恐惧来自于未知。到底多少人感染了呢,到底是怎么传播的呢,我是不是感染了?如果不能谈论的话,反而更增加恐惧。如果有疑问,就提出疑问,如果反对,也可以反对,但是不要攻击别人。大多数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立场,别人说的你可能不同意,但是那是出于他的立场,你有意见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,但是不要攻击别人。依靠攻击别人而获得的存在感是最廉价的,别管你攻击的是个人、群体、还是政府,就算你煽动了一大群人跟你一起攻击,也只能更加证明你内心存在巨大的恐慌和不安。

对环境保护的思考

发展重要,还是生命重要。病毒疫情从出现到爆发、到大规模采取隔离措施,不到两个月时间。假设环境问题我们也面临同样的一个时间线,但是时期更长一些。环境问题已经出现了,到爆发有多久呢?可能已经爆发了,各地的山火,以及病毒,是不是环境问题,人口超载所导致的呢?病毒爆发,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制止,没有采取隔离措施,一旦超过临界点,将带来不可扭转的灾难,到时候再采取任何措施,也可能无法停止大面积人群的感染和死亡。转观环境问题,距离那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,还有多远呢?8年?10年?还是5年?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行动。如果我们做对了,可能临界点可能无限被推迟,10年,15年,20年。。但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,它也可能会提前,5年,3年。

看不见的问题,不代表不存在,我觉得这次疫情的发生,也是一次提醒。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,环境的意义,工作的意义,发展的意义。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汽车吗,需要盖那么多的高楼吗?需要砍那么多的树吗?有人说我们砍的多,种的也多。但我想说,是不是少砍一点,也少种一点,然后每个人都多一点时间可以享受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恩惠?有这种可能吗?

活在当下,奔向自由。

%d 博主赞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