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交强迫症/独处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否认负面自我,长期习惯于‘面具状态’,对自身的认知大多需要依靠外界回应才能感知,失去外界回应时就会很容易陷入焦虑、紧张、迷茫的状态。为了避免感受到这些不良的情绪感受,就要用社交活动去缓解,因此成为社交强迫。这种心理上的失调通常很难被发发觉,当事人也通常不会寻求诊断或帮助,因为单单通过安排‘更多的社交活动’,让自己‘忙碌起来’就可以解决大多数的问题。
社交强迫的特点
1.行程计划一定要有‘卖点’,打卡拍照一定要
外出旅行或是就餐有很多‘一定要去’‘一定要做’的列表,如果没有做到,就感觉相当于没有去过这个地方,因为未来都是社交资本,‘我也去过xxx’是最好用的社交敲门砖。打卡拍照也一定要获取社交平台上尽量多的羡慕点赞。
2.身边一定要有很多朋友,交情可以不深,但一定要随叫随到。
身边总是会积累很多朋友,不同的社交场合都可以邀请到相应的陪伴,确保任何活动不会落单。万一这个人不能陪我,那我可以再找其他。聚会活动都是邀请越多的人越好,除非是有特定目的(借钱,求帮忙,恋爱)很难单独约到他,聚会活动很少有5人以下。
3.时间表很满,总是有安排
随叫随到的永远不会是社交强迫症患者,因为他们的时间表永远是排的很满的,想找他做什么事可能需要提前预约,如果他肯为你推掉自己时间表上的安排,那说明1.你对他还是蛮重要的。当然这个重要程度,也是建立在‘是不是可以丰富我的社交活动’的基础上的。2.你安排的活动比他原本安排的那个更好玩,更有谈资价值。
4.独处时焦虑不安
几乎不能忍受独处,绝少有独自居家、出行的记录,如果不是周围有人陪,那一定要在线陪、打电话视频陪,如果你不能陪,我就找别人陪。实在不行了也要开着电视剧有个说话声。也因此几乎不会有落单的情况。
5.为独处的人感到焦虑
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可以独处,独自旅行,独自宅家,独自购物,每当遇到这样的人都会为他们担心。‘你出来放松一下吧’‘出来透透气’‘自己怎么玩啊多没意思啊’‘你要过生日啊人一定要多才热闹啊’。其实这是自己内心恐惧的投射,因为自己害怕独处,所以假定别人也是独处的时候会焦虑不安。
有时候也会因此产生误解,比如别人过生日没有被邀请,就觉得被忽略了,但可能对方属于独处型的,生日根本没有庆祝。
6.读书、学习、工作、游玩,一切都是为了社交
读书只读简化本,关键字,有时候记了几个选句和作者名字,就等同于读完全本了。反正浅度社交也就最多谈论到这个程度,只见过一两次别人也不会去求证你是不是真正有读过,如果刚好对方读过,还能听一下他怎么说的,下次跟别人也可以这么说。学习、工作谈论的时候一定要够有面子,可以把学霸、同事的经历安到自己身上去讲。转机的照片一定要多攒,一次玩的照片分两次发,相当于去了两次。这个算是重症患者了。
7.追热点,换新装备
比如选餐厅不会依据自己喜欢吃什么,通常会是选最新、最热、最受欢迎的。喜好也是常换常新,看了别人玩什么自己都想试,但是说不上来自己最喜欢什么,对自己真正的需求不清晰,无法面对。很容易被别人推荐高大上的装备,什么都要最好的,最新最炫的,但实际上没用几次,也不专业,但是架势一定要是专业的人看了也会赞叹的‘你怎么连这个都有’。也因此很多东西学了皮毛就敢跟业内人士侃侃而谈,不明底细的人也不敢随便拆穿。
8.社交技能爆表,拒绝批评,拒绝接受意见
因为有独处焦虑,所以社交过程中处处要确保自己‘交际花’的地位。一方面很会夸人,让别人感觉跟他在一起很舒服,另外一方面如果觉得自己有被质疑指责的可能性,就要先把对方激怒、激发对方的焦虑、恐惧。比如别人有点驼背,会夸说‘你身材真好,像舞蹈演员’,可能一开心还真的去跳舞,把驼背给纠正了。有未接来电,回复的时候会先说‘你怎么这么久都没联系我呀’对方光顾想理由了就忘记质问为什么没接电话。
所以自己被挑毛病的时候也特别不能接受,比如你说‘你有点驼背’,因为社交强迫症的人他自己不会说这样的话,所以不但不会觉得这样的话诚恳,反而会觉得别人情商低,怎么专挑我短处不夸我长处,不能接受。
9.逻辑思维、价值取向混乱
因为所有的逻辑和价值取向都是围绕社交行走的,所以没有一定的标准和系统,跟谁在一起的时间机会多,价值观人生观也会被对方影响。社交圈子改变的时候价值观人生观也会随着改变。评判信息的价值、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对方的社交价值。比如本人不信神佛,但是遇到信佛的朋友会一起吃斋饭,也买佛珠带,会问别人你有没有读过这个学过这个经,是什么意思。转天佛珠也送人,可能还会劝这个朋友你不要信佛了,社会主义好。
10.面具人生,隐藏自己真正的需求
活在面具之下是常态,无法正视自己弱点、害怕、愧疚等等负面情绪和阴影。例如特别需要一个人的时候,不会说我需要你,而是会用各种方式试探,如果对方承受住了,就多一个朋友,如果对方没承受住,那就再交新朋友。例如约会故意迟到看对方会不会等,等了会不会生气,故意聚会不邀请,还特意发照片让别人看到,或者先邀请,但是不说准、说错时间地点。别人又不会发现是故意还是假装,如果排除万难还来了,说明底线比较松,如果生气了,还可以借此为把柄说对方情绪控制有问题,不知不觉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对方身上。
以上有符合五条以上,说明有一定程度的社交强迫症。
如何克服社交强迫,独处焦虑
-多练习
抽时间多一点时间独处,练习静坐不动,什么都不要做不要说不要想,你会发现,独处的时候你也是存在的,没有消失。没有什么会伤害你,别人也不会因此就忘记你,还可能因为你暂时消失更加关心你。每次独处的时候,给自己留一个正向的记录,这次又多坚持了五分钟、十分钟,有什么克服不了的想法可以写下来,可能会有你没意识到的惊喜。
-学习独处的技巧
独处的技巧,就是认识自己,了解自己。这个世界上如果只剩下你一个人了,你需求的是什么,你想要的是什么,你拥有的是什么,你的价值在哪里。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你,不认可你,不跟你来往,你的存在价值是什么,你还会做你现在在做的事情吗?
-整合自己的阴暗面
每个人都有弱点、阴暗面、缺点。你避而不谈,掩盖着让人看不到,逃避着不谈它,不代表它就不存在了。与其躲避不如去拥抱它。
-学会摘掉面具,表达内心真实情感
不是你的演技高超,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是别人不关心你。你的演技在一个关心你的人面前形同虚设,你以为你自己掩饰的很好,但其实别人只是尊重你的选择,不愿意拆穿你。而且你自己在面具之下,不管别人对你多真诚,你都会觉得别人也是戴面具的,只有你自己先摘掉自己的假面,才能真正看到真实的你我,真实的世界。
-坚持做自己,不随大流,不从众
坚持你的内心和直觉,不管它有多渺小可笑,那才你是独一无二的价值所在。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,不要人云亦云,盲目从众,追新,重复、复制别人说的话,做的事情。